水质目标:是否需达到竞赛级标准(如隐孢子虫滤除率99.99%)?
节能要求:是否需热泵辅助加热?是否适配太阳能系统?
空间限制:机房面积是否受限?是否需地埋式设备?
公式:
:循环流量(m³/h)
:泳池容积(m³)
:循环次数(公共泳池每日4~6次,家庭泳池每日2~3次)
:循环周期(小时,通常8~12小时)
示例:
公共泳池容积1000m³,每日循环6次,循环周期8小时:
水泵功率:根据流量和扬程选择(扬程=管道阻力+过滤设备阻力+水位差)。
砂缸尺寸:单台砂缸处理量建议≤200m³/h,需并联多台以满足大流量需求。
硅藻土滤缸:按0.5~1m³/h·m²过滤面积计算。
家庭泳池
推荐组合:地埋式过滤机 + 紫外线消毒 + 空气源热泵
优势:节省空间、免维护、低能耗。
儿童泳池
推荐组合:硅藻土过滤器 + 臭氧消毒 + 自动循环系统
优势:过滤精度高,防止寄生虫感染。
海水泳池
推荐组合:不锈钢砂缸 + 盐氯发生器 + 防腐蚀管道
注意:避免使用硅藻土(海水腐蚀性强)。
避免盲目追求低价:劣质砂缸易堵塞,维修成本高。
注意兼容性:紫外线与氯消毒不可直接混用(需间隔30分钟)。
预留升级空间:提前规划管道直径,方便未来扩容。
选择泳池设备的核心逻辑:
明确需求:水质标准、预算、使用场景;
匹配设备:按流量选泵,按精度选过滤器,按气候选加热;
全周期考量:初期投资+运维成本+长期可靠性。
示例方案:
社区公共泳池(500m³):砂缸×2(并联) + 盐氯发生器 + 空气源热泵 + 智能监控系统。
家庭泳池(150m³):硅藻土滤缸 + 紫外线杀菌 + 地埋式循环泵。
通过科学选型,可实现水质、节能、成本的平衡,打造高效耐用的泳池系统。